2022年8月16日至20日,民革毕节市工委专职副主委路言俊带队赴贵阳市、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开展“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暨“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部分民革党员参加活动。
民革毕节市工委一行先后到中国红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纪念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海河战斗遗址、威舍红军村、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进行参观学习。
图云关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历史遗址。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曾在此驻扎6年,为前线输送了大批医护人员和医用物资,开展卫生防疫和医学教育,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二战时期,晴隆“二十四道拐”是国际援华物资的必经之路,仅1939年至1942年5月,经过二十四道拐的军需品共计80万吨、汽车1.3万辆,占据了当时援华物资的80%以上,被誉为“抗战生命线”。
图为在晴隆“二十四道拐”参观学习
1935年4月20日晨,红三军团先头部队在彭德怀指挥下向西北进发,至城北黄土佬海河时,双方发生激战,这就是著名的红军长征兴仁海河战斗。此次战斗成功牵制了来犯之敌,为中央军委纵队,红五军团顺利撤离兴仁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而实现胜利走出黔境,入滇北上的战略转移方针。
威舍红军村曾是红军长征西出贵州途经之地,1935年4月23红军在这里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在猪场村红军洞外,贺子珍同志为拯救已受伤的钟赤兵团长而光荣负伤。
图为在威舍红军村参观学习
“盘县会议”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一次重要的战略转折性会议。会议审时度势,制定了北上抗日的军事政治方针,这一方针的制定及实施,促成了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维护了党中央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保存红军有生力量及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通过参观,大家深刻体会到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精神的伟大、新中国诞生的艰辛曲折。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动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继承和发扬民革优良传统,提高自身履职能力,用实际行动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贡献民革的智慧和力量。